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研究进展
  • 成果转化
  • 科研平台

学术报告:赵军锋教授、曾伟教授、祝诗发教授学术报告(10月23日周一8:30,电化学楼Z512会议室)

发布时间 :2023-10-20 21:43  来源:

报告题目1:新型缩合试剂促成的多肽绿色合成

报 告 人:赵军锋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3日(周一)8:30

报告地点:Z512报告厅

个人简介:赵军锋,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学者。2010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后于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和明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与博导。先后荣获“ThiemeChemistry Journals Award”、日本化学会“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莱佛士绿色制药创新奖、中国多肽产业联盟创新奖、“挑战杯”创业计划赛国家金奖和全国“互联网+”银奖第一指导教师、青年多肽科学家奖等荣誉,并入选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与省部级项目十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十六件,包括三件美国发明专利。

报告摘要:多肽药物由于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极大关注,但其合成面临着绿色化学的巨大挑战。赵军锋课题组聚焦于多肽与蛋白质化学合成与精准修饰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以稳定烯基活化酯为中间体的缩合试剂设计概念,发现了炔酰胺与联烯酮两类原创型缩合试剂,为解决多肽合成过程中的消旋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最近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以不保护氨基酸为原料的多肽合成,大幅提高了多肽合成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相关成果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多肽规模化生产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提供绿色的变革性解决方案。


报告题目2:Carbon-Skeleton Rearrangement via C–C σ Bond Activation

报 告 人:曾伟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3日(周一)9:30

报告地点:Z512报告厅

个人简介:曾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4‒1997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1997‒2003年在四川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香港大学从事研究助理工作。2005‒2008年先后在North CarolinaStateUniv.,(Prof. C. Melander)和The State Univ. of New York at Buffalo (Prof. S. Chemler)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目前任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第六届Chin. Chem. Lett.编委。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在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Chem. Sci., ACS Catal.等化学类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C–H/C–C键官能化反应;不对称催化与合成。

报告摘要:Th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 Smiles rearrangement, Wolff rearrangement, and others have been successively developed to allow for diversified group migration via parallel moving pattern. Meanwhile, the Cope and Claisen rearrangement and Witting rearrangement represent another type of cyclic transition state-based [3,3′]- and [2,3′]-sigmatropic shif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se rearrangements involves synergetic C–X bond (X = C, O, N, etc.) formation and double-bond migration at pericyclic reaction-sites. To date, these classical group migratory and 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s have shown extremely potential in strategic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pharmaceuticals, and material molecules. However, it is surprising that 1,2- and 1,3-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s, which only involve two different reaction-sites, have remained unexplored, this method will probably establish a new platform to enable unprecedented in-situ group-inversion rearrangement. Encouraged by our previous C–H, C–C, and C–S bond func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herein we represented a novel and feasible carbon-skeleton rearrangement model through in-situ group inversion.


报告题目3:炔烃的多样性转化

报 告 人:祝诗发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23日(周一)10:30

报告地点:Z512报告厅

个人简介:祝诗发,教授、博导。200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上海有机所,2006-2008年在美国Syracuse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3月 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优青资助,2015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目前担任广东省化学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研上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基础研究,特别是围绕炔烃的多样性精准转化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在国际上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体系,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评价。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培育项目等基金项目的资助。先后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Comm Emerging Investigator (2015)和Pioneering Investigator (2022),担任Green Synth. Catal.和《有机化学》杂志编委。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Nat. Commun., CCS Chem., Chem. Sci. ACS Catal.,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炔烃化学;卡宾化学;不对称催化。

报告摘要: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分子,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相比烯烃分子,炔烃的断键模式更加复杂多样,尤其是反应的选择性更难控制。针对炔烃分子的特点,祝诗发教授围绕新催化体系的构建、新反应/新方法的发展以及结构和功能导向的精准合成,形成了一些特色研究成果:1)建立了双核铑催化碳碳三键不对称转化的新催化体系;2)发展了基于烯基氧鎓重排的炔烃多样性转化新方法;3)提出了基于活泼中间体化学的乙炔高值转化新策略。上述工作的系统开展为炔烃分子的多样性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版权所有 © 新葡的京集团-www.35222vip.com|精品官网 -Made in China     地址:中国武汉珞珈山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4067    邮箱: hxydzb@whu.edu.cn